早在上個世紀,在一些西方國家就出現了“室內空氣質量(IAQ)”的說法。當時出于節約能源的考慮,建筑物的氣密性大大提高,由此帶來室內通風率不足,致使室內空氣污染事件頻頻發生。這使得人們開始深入研究和探討室內空氣質量對人類健康的影響,污染物及其來源以及可行的解決途徑等。 1958年,歐洲率先提出現代室內新風概念,并同時推出適用于各類場所的低噪音高靜壓送風機。
現代人生活和工作方式發生了改變,如今人們在室內時間常超過80%,密閉或通風不良的室內某些污染物累積使得濃度嚴重超標。呼吸道是人免疫力最弱的途徑,一個成年人平均呼吸次數為10~15/min,每次需要0.5升空氣,以平均70歲壽命來計算,每個人一生要用27萬m3空氣。這些空氣進入人體內,在總表面積為60~80㎡的肺泡里,經物理擴散進入體內交換。長期待在密閉或通風不良的室內,心理上、精神上將長期受到不良影響,導致神經系統的紊亂,免疫力減退,造成器官功能及精神狀態上的變化,所遭受的潛在危害是無法估量的。
因此,要改善室內空氣污染,提高室內空氣質量的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室內空氣的流通。加快室內污染空氣的排出,加速室外新鮮空氣的注入。
隨著住宅產業化的推進,諸多開發商引進國外成熟的精裝修理念,在安裝戶式中央空調的同時加裝家用新風系統,在保持室內空氣質量的同時,也減少空調的使用,降低能耗。國內市場以往商用新風系統使用的比較多,但隨著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要求的提升,新風系統在住宅項目中也逐步普及。新風系統的應用對住宅品質是一個很大的提升,所以現在很多開發商在項目中安裝新風系統。
戶式新風系統又稱“房屋呼吸系統”,是一種新型室內通風排氣設備,它能在把室內污濁空氣排出室外的同時,也將室外的新鮮空氣引入室內。它屬于開放式的循環系統,利用負壓原理進行工作,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為室內提供新鮮的經過過濾的室外空氣,不留死角,從而讓人們在室內任何角落都可以呼吸到新鮮、純凈的空氣。有了新鮮的空氣源,室內空氣質量自然提高,室內相對也不會太干燥,居者當然更健康。